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上海中国青年旅行社(以下简称“上海青旅”)成立40周年,作为上海最早一批成立的旅游企业,从1979年成立至今,上海青旅已走过四十载春秋,有发展的困境,也有丰收的喜悦。从改革开放后作为与世界青年友好交往的桥梁的第一家入境接待单位,发展到从事国际国内旅游、商务差旅、会展会奖、红色团建、亲子研学、文旅生活等综合性旅游企业。四十年的时间里,上海青旅经历了中国旅旅游企业三次大变革大发展历程,始终与时代共发展、同祖国共奋进。
一、上海青旅40年的发展历程
上海青旅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日益壮大,可谓是中国传统旅游企业成长进步的一个缩影。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成立之初的探索成长阶段,主要从事入境旅游业务,90年代初上海青旅获得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资质,在此基础上开始步入多元化经营发展轨道;顺势而上的多元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中国公民旅游需求日趋旺盛,旅游市场全面开放,上海青旅抢抓机遇,坚持“集约化、专业化、现代化”管理,在此期间,旗下的 “中国青旅”、“中青旅”、“品天下”、“看天下”系列中共有十多条线路被评为“上海名牌”。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上海青旅圆满完成了45万人次18300个团队的世博游客接待量,创出历史最好水平;变革时期的转型升级阶段。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壮大和旅行社同业数量的不断扩大,传统旅游企业遇到了发展困境,上海青旅同样如此。为此,上海青旅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结合自身实际多措并举积极稳妥地推动转型升级,谋求创新发展,以顺应旅游市场格局、消费方式的变化。
二、文旅融合背景下传统旅游企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党的十九大提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如今,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美好生活”已经成为当下及未来最大的刚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追求更高品质的文化生活以及幸福感、获得感、体验感。2019年国庆节七天假日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82亿人次,其中,66.4%的游客假日期间参观了人文旅游景点,59.45%的游客参观了历史文化街区,86.36%的游客参与了两项以上文化活动。从中可以看出,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文旅融合的大力推进,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旅游的品质需求亦在不断的提高。当前,自然景观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已经进入长尾阶段,传统旅游企业产品的单一性使得其逐渐难以满足人们对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而“文旅融合”能够让消费者在旅游的过程中了解当地文化,体验旅游地民俗民风,享受美丽的自然风光,获得良好的文化体验,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
未来传统旅游企业一定不会消亡,消亡的只是传统的业务模式。在“文旅融合”及“互联网+”背景下,它的演变和发展,会有四种方向。第一类是技术驱动型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架起客源和商品的桥梁,从信息流到资金流到大数据,只要有合适的算法就会源源不断产生价值。第二类是资源垄断型企业,依靠大资本运作抢占目的地资源、航空票务资源、酒店地接资源,从而拥有定价权、议价权。第三类是服务标杆型企业,以人为本,以客户为中心,把服务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用服务创造品质,用品质换取口碑,用口碑赢得客户。第四类是文旅融合型企业,为旅游赋予更多文化的内涵,创意的设计,新奇的玩法,用旅游去嫁接“体育”、“教育”、“艺术”等等跨界的内容,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利润率。
三、文旅融合背景下上海青旅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索
对于上海青旅来讲,作为一家传统旅游国有企业,我们始终不忘旅游人的初心使命,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积极争做转型升级的先行者。我们目前正在围绕“旅游+文化+青年+服务”四位一体的转型升级战略,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探索。
一是坚守旅游这个根基。旅游是上海青旅立身之本,也是最有基础的板块。一方面,针对旅游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近年来,我们充分挖掘旅游市场需求,科学市场定位,针对不同目标群体研发设计旅游产品,把“旅游+”做成了“亲子研学”、“红色团建”、“旅游联票”等品牌项目,极大满足了游客个性化的旅游体验,不断完善有主题、有特色的产品体系,进一步打造特色旅游企业,提升了企业竞争实力。另一方面,依托对口支援工作大格局,打造了“喀什扶贫旅游”、“红河公益旅游”等特色产品。这是上海青旅转型升级的突破点,也是打开业务发展的新通道。
二是做强文化这个关键。文旅产业不仅仅是文化与旅游的简单相加,更应该是一个关联性高、涉及面广、辐射性强、涵盖性强、带动性强的综合性产业。2019年是文化旅游融合之年,上海青旅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紧紧抓住文化这个关键,着力打造文化旅游产品,提高消费者的旅游质量和精神文化世界。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继续充分利用上海丰富的红色资源,以五四运动100周年、建党98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历史节点,打造升级版“红色大寻访”活动,吸引了近万名青少年参加。今年暑期,我们在开展了第二季的公益夏令营,不仅为云南、遵义当地的留守儿童带去关怀服务,也为对口支援地区的扶贫事业作出了贡献。
三是聚焦青年这个客群。青年既是共青团的服务对象,更是青旅转型发展中的主要目标客群。青旅姓青,和青年有天然的联系,也是差异化竞争的最佳选择;青旅为青,青年群体有消费力,代表着未来。为此,2019年我们运用共青团组织的渠道,围绕服务青年成长发展两大主题,继续打磨红色团建、亲子研学、公益夏令营等特色产品,并参与发起了上海爱情节、上海国际企业马拉松等深受广大青年喜爱的项目。国庆前夕,我们继续推出了备受广大青年欢迎的“青春旅途3”畅游长三角一本通联票,为广大青年享受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发展的改革红利。
四是提升服务这个核心。旅游作为体验经济,无论行前、行中,都要求旅游企业提供周到的服务,有温度的服务始终是旅游销售中的必要因素,而这正是传统旅行社可以把握的机会。为此,上海青旅引入了第三方的客服调查反馈系统,每月抽查服务质量,通过品质管控奖优罚劣,引导员工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不间断为业务员、导游进行职业培训,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旅游产品,以此赢得客户的认可与认同。
未来,上海青旅会全力推进文旅融合,扎实做好基础工作,执着于细节品质、坚定于转型升级。只要我们坚守信念、葆有理想、诚信经营、竭诚服务,顾客会跟随我们,市场会选择我们,时代也会眷顾我们。